快讯速递!网购货到付款变“白头不终”,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?
【新闻导语】近年来,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。其中,“货到付款”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首选支付方式。然而,近期却有多位消费者反映,在网络购物中遭遇“货到付款”变“白头不终”的困境。本报记者深入调查,为您揭示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消费者权益如何得到保障。
【人物经历】张女士是一位网购达人,她告诉本报记者,最近她在一家网上商城购买了一件衣服,选择了货到付款的方式。然而,当她收到货品时,却发现衣服质量严重不符,与图片描述相差甚远。张女士试图与商家沟通退货,却被告知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,且退款时间长达一个月。这让张女士感到十分无奈。

【专家点评】针对这一现象,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:“货到付款”作为网络购物的一种支付方式,本应保障消费者的权益,但在实际操作中,部分商家为了逃避责任,常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消费者退货。这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。
【政策法规】我国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明确规定,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,享有退货、换货、修理等权利。对于“货到付款”的购物方式,消费者在收货时有权对商品进行检查,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,有权要求商家退货或换货。
【解决方案】为保障消费者权益,专家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:
- 选择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和商家;
- 留存好购物凭证,如订单信息、聊天记录等;
- 仔细阅读商品描述,了解商品的质量、性能等;
- 如遇问题,及时与商家沟通,寻求解决方案。
【结语】“货到付款”作为网购的一种支付方式,本应给消费者带来便利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,却有不少消费者在享受这一便利的同时,也遭遇了种种困扰。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网络购物的监管,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同时,消费者也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购环境。